研究過程
研究流程
當收到參加者報名資訊後, 我們會盡快聯絡並進行一個簡單的電話問卷調查。符合初次篩選資格的參加者會被邀請親臨香港理工大學眼科視光學院進行一次視覺檢查及評估。
符合臨床研究條件的參加者會進行訓練前的視野、平衡力及行走以及腦電圖測試,之後會進行30節的訓練,每次約1小時,每個星期三到四次。每完成10節的訓練後,完成所有訓練後一個月及兩個月後,會再接受視野、平衡力及步行以及視腦電圖測試。

評估及測試項目
a)視野測試
- 電腦顯示器的不同位置會出現一個小小的白色光點,每當看到光點出現時,您需要按鍵。該測試過程將使用眼動追蹤儀。
b) 平衡力及步行評估
- 平衡測試:站在一個輕微移動的平衡板上進行測試,模擬日常生活中突然滑移的情況,保持平衡的同時要跟據指示執行視覺任務。
- 步行測試﹕在特定步道上行走,跨過障礙物並同時尋找指定目標。測試過程會利用VICON光學運動捕捉系統進行記錄及分析。
c) 腦電圖檢查
- 參加者需要戴上電極帽,並按指示完成視覺任務。測試會通過腦電圖(EEG)記錄執行視覺任務時的大腦活動和追蹤眼睛位置。
訓練內容
在本研究中,會有三組不同的訓練組別,以評估不同訓練類型的成效。參加者將會經由電腦隨機分配到以下三個不同訓練組的其中一組。參加者和負責評估的研究員皆不知道參加者所屬的組別。

參加者將接受的訓練共有30節(每星期三至四次,每次約1小時),分三輪進行,每10節為一輪。
内容包括非侵入性腦刺激及視覺訓練 (如圖):
A.非侵入性腦刺激是一種微弱電流(2毫安)將在頭部後方位置(即初級視覺皮層)和左臉頰放置20分鐘;
B. 在接受電流刺激後,您會進行一些視覺訓練(約40分鐘):每當看到顯示器上顯示的目標時立刻按一下鍵。
在訓練過程中,您可能會感到疲勞,但所有訓練都將在我們的研究員的監督下確保活動在您的能力範圍以內進行。若您有需要,我們將提供足夠的休息時間。

研究時間表

臨床試驗一
研究參加者需到訪臨床試驗中心 6 次,每次到訪不少於 48 小時。
到訪次數
臨床試驗內容
第 1 次
眼睛健康檢查及視覺功能檢測 (約 3 小時)
- 看遠和看近的視敏度和對比敏感度
- 視野檢查及簡單的認知評估
- 放大瞳孔(視乎情況是否合適)以檢查眼睛健康
第 2 次
高分辨率視野測量 (hrp) (約 2 小時)
- 您需要望住電腦顯示器中間的黑點,在顯示器的不同位置會有白色光點出現。當有白點出現時就要立刻按鍵
- 在測試進行期間,會利用眼動追踨儀記錄眼睛的活動情況
第 3 – 6 次
非侵入性腦刺激測試及評估 (每次約 2.5 小時)
- 視野測試和電生理檢查
- 經顱電刺激:您將會接受 20 分鐘的 2 毫安微弱電流刺激,測試儀器將安放在您的頭部後方位置(即初級視覺皮層)和臉頰
- 完成電刺激後,將會再次接受行爲視野測試及記錄大腦活動
臨床試驗二
研究參加者需到訪臨床試驗中心共 41 次,每次到訪相隔 24 小時( 即大約每星期來訪四次 ),進行混合式視覺復康試驗。
到訪次數
臨床試驗內容
第 1 次
資格評估(評估是否符合臨床試驗條件)
第 2 – 3 次
試驗前測量
第 4 – 13 次
累計 10 小時訓練
第 14 次
中間階段第一次測量
第 15 – 24 次
累計 10 小時訓練
第 25 次
中間階段第二次測量
第 26 – 35 次
累計 10 小時訓練
第 36 – 37 次
完成干預後第一次測量
第 38 – 39 次
完成干預後第二次測量(一個月後)
第 40 – 41 次
完成干預後第三次測量(兩個月後)